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五个方面发力

首页 > 快讯 >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五个方面发力

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从五个方面发力

2024-06-07 09:35:39 · 中国经济时报 · 323人阅读

核心观点

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,突出了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、新使命”,总结了“八个坚持”的宝贵经验,提出了“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”“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”“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”“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”等很多新思想、新论断、新要求,传递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信号,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,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,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,回应最基本民生的永恒课题,科学系统回答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问题,具有很强的政治性、思想性、战略性、指导性。

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根本遵循

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,突出了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、新使命”,总结了“八个坚持”的宝贵经验,提出了“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”“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”“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”“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”等很多新思想、新论断、新要求,传递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信号,为做好新时代就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第一,突出了就业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位置。

就业既是民生问题,也是经济问题,更是政治问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,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,保持了就业局势的长期稳定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“中国就业奇迹”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,最重要的经验是党中央坚持把就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实现了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机结合。面对新形势、新变化,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就业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坚持把就业提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,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,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。

第二,把牢了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价值导向。

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,人民群众对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和谐的劳动关系、更全面的职业发展有着新期盼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正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,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最根本的价值取向。

第三,确立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战略路径。

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,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,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,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,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,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。这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指明了方向。必须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战略路径,将就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出发点,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
第四,提出了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的方法论。

如何把政策协调联动优势转化为就业的目标效能,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至为关键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强化重大政策、重大项目、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,推动财政、货币、投资、消费、产业、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、同向发力。这就要求加强对各政策领域的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战略性布局、整体性推进,增强政策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整体效能,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,打造就业友好型社会。

第五,明确了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的新要求。

就业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加快建构中国就业理论体系,有效提升我国在就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。建构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就业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,是形成和传播“中国就业经验”“中国就业模式”的现实需求,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、政治多极化、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,更是参与全球就业治理、把握战略主动的迫切需要。我们必须建构就业理论体系和国际话语体系,向世界讲好“中国就业故事”。

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从五个方面发力

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从五个方面发力。

第一,在发展中坚持就业优先,创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新机遇”。

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。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高质量充分就业机会,重点在政策激励、评估推动和拥抱技术发展等方面下功夫。为此,一是要建立重点行业带动就业支持机制,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,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。二是要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,科学评估重大政策、重大项目、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就业影响情况,减少对就业的负面冲击,增加对就业的正面拉动,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。三是要建立人工智能就业促进机制,最大化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。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,对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中国样板”是巨大机遇。一方面,其与千行百业的深度融合,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,同时也会催生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劳动方式,使得新岗位的创造能够弥补旧岗位的减少。另一方面,位于上游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,带来更多的“劳动友好型”高质量就业机会。在此过程中,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水平、降低工作时间、改善就业环境、促进职业发展,推动就业质量的提升。

第二,推动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转型升级,破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矛盾点”。

当前,“有活没人干”“有人没活干”的人力资源供需错位是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,特别是技术进步将引发长期性的就业结构性调整。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要靠需求调整,更要靠供给转型。要深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提升劳动者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技能,着力解决技术与技能不匹配、新工作与劳动者能力不匹配、人与产业不匹配的问题。为此,一是要深化改革教育体系,强化鲜明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就业导向,提高教育与就业的匹配度,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和交叉复合型人才。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完善技能制度生态体系,实施鼓励终身学习技能的国家计划。三是要增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、针对性和有效性,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,在岗位开发、薪酬发布等方面释放明确的市场信号,促进供需高效对接。四是企业层面要倡导“意义管理”和“心灵管理”的新理念,着力构建“人—知识—新技术”深度融合的知识发展体系,以推动劳动者知识技能尽快转型升级。

第三,稳定重点群体就业,扭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牛鼻子”。

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存在突出的就业难、就业不稳定等特点,在就业支持体系方面存在“兜底”与“帮扶”的双重需求。要立足群体新特点、聚焦主要矛盾,按照“分类帮扶、靶向施策、精准精细、兜住底线”的原则,推动重点群体就业。为此,一是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。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,通过引导青年群体的就业观念转变、开发有利于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、抓好实习实践等关键环节,解决好结构性失业、摩擦性失业等难题,改善慢就业、缓就业等突出问题,确保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总体平稳。二是要扎实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,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,落实市民化待遇,实现劳动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。三是要创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,满足长期失业人员、大龄失业人员、残疾人及困难家庭群体的基本就业需求,实现由“输血式”帮扶向“造血式”帮扶的有效转变。

第四,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,激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动力源”。

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。适应就业领域的新发展、新变化,需要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,既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也更好发挥政府在保基本、兜底线、促公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为此,一是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,健全就业公共服务和常住人口挂钩机制,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可及性。这其中,重点是数字赋能,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变革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,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,有效促进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,促进跨越时空的分布式就业。二是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,破除妨碍劳动力、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壁垒,打破户籍、地域、身份等制约,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。三是要健全公平就业机制,及时纠治性别、年龄、学历等就业歧视,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。

第五,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,筑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“安全网”。

灵活化、多元化、平台化的非标准就业已经成为全球就业领域的共同趋势。为此,一是要着力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法规,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标准体系建设,完善工资工时、休息休假、劳动保护等劳动标准,加强技能培训、职业可持续发展等“发展性”权益保护。二是要改革和完善适应非标准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,补齐制度短板,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。三是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,针对性查处和曝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和案件,让法律和制度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。

转载须知:为了各类职场、就业、考公和考证资讯的普及与分享,职业动力欢迎您转载,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。

相关推荐

文章热榜

换一换